华体会app-球队传中战术娴熟,制造多次射门机会
北望青山如屏,南领瓯江入梦。括苍龙脉环抱处,瓯江玉带舞升平……7月28日,我县召开第二季度党建工作现场会暨农村文化体育深化年活动推进会,并参观考察了文体样板村瓯北街道珠岙村。
作为“温州童装第一村”的珠岙村,近年来陆续建设了文化礼堂、百姓舞台、灯光球场、门球场,游泳馆、童装文化馆等,随着我县农村文化体育深化年活动的开展,该村文化体育活动氛围日益浓厚,村民的精神生活丰富了,村民的邻里关系和谐了,从而促进了村容村貌的改变,特别村头、门头变得整洁了。如今的珠岙村,除了轰隆的机器声,更增添了优雅的舞姿、美妙的歌声,正逐渐成为瓯江畔一个靓丽的文体样板村。
离开麻将桌走向门球场
“1号得一分,请2号球员做准备。”“打得漂亮!”活动当天,珠岙村门球场内传来阵阵喝彩声,原来浦西村、前排村和珠岙村的门球队正在进行一场友谊赛。走进该村门球场,只见占地600平方米的球场人声鼎沸,看球的、打球的都沉浸在比赛之中。连县委书记娄绍光都忍不住上前,在瓯北街道老体协会会长指点下,亲自体验了一把打门球的感觉。
据组织该次比赛的林锡云介绍,珠岙村门球场于2015年建成,利用率不断提高,现在每天早上、傍晚都有村民在训练,县门球协会也经常来此进行专业培训。目前,珠岙村门球队成员26人,曾在县门球比赛中获得三等奖,在瓯北街道组织的门球比赛中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
“门球运动在我们村也是‘火热’的运动,深受老年人喜爱。”该村村委会委员、文化礼堂总干事林莉梅表示,自从门球运动普及以来,村里的老人们逐渐离开麻将桌,走向门球场,参与到团体活动中,动手的同时还要动脑,更是锻炼眼力,有利于身心健康。
文体俱乐部靓丽风景线
随后,记者来到该村文化广场,广场右边正在摆放坐骑、搭建舞台,这是为“珠岙童装文化节”所准备的,这也是一场乡村俱乐部联盟走进乡村与村民的大联欢活动。“所有的节目都是我们村和周边村的各民间俱乐部选送,别看都是些最基层的队伍,有些队伍可是经常拿奖的,像我们村排舞队就曾获得市农民排舞比赛金奖。”
广场的一侧还摆放着纯手工打造的五彩缤纷“板凳龙”:36档的龙身加上2米多高、5层的龙头和1米多高、3层的龙尾,可以绕广场半个多场地。林莉梅说,这是该村每年元宵节前后举行舞龙灯活动的传统道具,“总共雕刻有200多个历史人物和故事,晚上舞龙的时候接上电瓶特别漂亮。”
在童装文化馆内,一队少儿模特正在表演“时装走秀”,小选手们踏着律动的音乐,迈着自信的脚步,进行模特表演,或天真活泼,或庄严肃穆,神态萌翻现场,现场观众笑声不断。这些小选手全部来自珠岙村,因该村几乎全村从事童装制造,小朋友们也从小便作为自家的“模特”,身着新款产品和设计,拍摄各种写真。说起村里的活动团队,林莉梅十分自豪,她告诉记者,村里有一支近300人的乡村文体俱乐部,拥有排舞、门球、篮球等12支队伍,经常开展各类文体活动,到了晚上,文化广场上灯火通明,热闹非凡,小伙子们打篮球,妇女们跳排舞,老人们打太极……成了村里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百花齐开放迎来满园春
站在古色古香的的珠岙文化礼堂前,实在难以想象,4年前这里还是一处垃圾场。2013年,珠岙村两委干部审时度势,顺应时代潮流,填平了这处垃圾场,发动村民、企业捐款,最终完成了这幢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投资200多万元的文化礼堂。该文化礼堂设施齐全,由电影放映厅、舞蹈厅、农家书屋、童装文化馆、乒乓球室等组成,投入使用以来经常举办各类培训、书画展、写春联、唱鼓词、乒乓球等活动,成了村民和新珠岙人休闲健身的公共活动中心和精神家园。
如今的珠岙村,可谓“荣誉满身”,县级文明村、县级文体样板村、市群众体育先进集体、市巾帼健身示范点等称号相继落户在珠岙,2015年12月还获得国务院参事室挂牌成立的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中国东中西三个农村改革开放社会变迁跟踪科研基地之一。
百花齐放,迎来满园春色,小小珠岙村,仅仅是我县文化体育建设的成果之一。近两年来,我县坚持把文化体育建设作为构建“四位一体“大党建的重要载体,深入推进全县农村文化体育深化年活动,逐步成为独具特色的工作品牌。随着一系列“接地气”的文体活动此起彼伏,群众参与热情空前高涨,他们从迷信宗教、赌博等不良行为中抽身出来,积极参加各类文体俱乐部,参与各类公益活动,承担社会责任。
与此同时,我县乡村风气也为之焕然一新,一批村居环境实现了净化、绿化、美化,群众精神面貌积极、健康、向上。我们期待,随着该项工作的深入开展,永嘉的广袤乡村将成为一片文化繁盛的美丽沃土。记者 厉定武/文 陈胜豪/摄
评论留言
暂时没有留言!